🌟 【博时市场点评4月1日】沪深两市分化,医药涨幅领先
📝每日观点
🎈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表现分化,医药板块涨幅领先,两市成交缩量至1.15万亿,市场情绪仍偏谨慎。昨日公布3月制造业PMI录得50.5,服务业PMI录得50.3,建筑业PMI录得53.4。从3月数据看,三大部门PMI同步改善,制造业及服务业环比涨幅较小,而建筑业涨幅较大,但与历史同期相比,仍在较低位置。从结构上看,制造业中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在抢出口效应下表现较好,但近期高频数据反馈抢出口效应逐渐减弱。二季度,美国对等关税将进一步压制全球贸易活跃度,内需若想有效对冲潜在出口下行风险,则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。对于国内权益市场,4月进入业绩发布期,叠加海外不确定因素,市场或呈现震荡盘整,可关注一季度业绩确定性较好的方向。
🔥消息面
🎈 3月31日,央行披露了当月买 断式逆回购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、国债买卖等工具的操作情况:开展了8000亿元买 断式逆回购操作;MLF实现净投放630亿元;未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,已连续3个月暂停这一操作。
简评:3月买 断式逆回购操作及MLF均实现净投放,增加了流动性供给,有助于稳定跨季末资金面运行,提升央行的流动性投放效率。去年10月,央行新设并启用买 断式逆回购操作,逐步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。不久前,央行还调整了MLF操作的中标方式,明确自3月起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,MLF的资金成本有望总体下降,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。
🎈 4月1日公布的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录得51.2,较2月上升0.4个百分点,创2024年12月来新高,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。
简评:从分项数据看,制造业供需维持扩张态势。3月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至近四个月来最高,新订单指数小幅下行但仍高于临界点。与总体需求扩张有所放缓相比,出口加速扩张,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扩张区间升至2024年5月来最高,国际市场需求回升及客户基数扩大是出口增长的主因。往后看,仍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及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对制造业的潜在影响。
👉市场复盘
🎈 4月1日,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。截至收盘,上证指数报3348.44点,上涨0.38%;深证成指报10503.66点,下跌0.01%;创业板指报2101.88点,下跌0.09%;科创100报1052.72点,上涨0.87%。申万一级行业中,医药生物、公用事业、国防军工涨幅靠前,分别上涨3.34%、1.78%、1.46%;家用电器、计算机、汽车跌幅靠前,分别下跌1.71%、0.97%、0.90%。3689只个股上涨,1375只个股下跌。
💰资金追踪
🎈 市场成交额为11531.03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下跌。两融余额昨日收报19186.70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下跌。
数据来源:同花顺,截至2025年4月1日。基金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、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收益。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。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