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新闻 > 正文

深市民企韧性凸显:2024年经营业绩稳中向好

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2025-04-18 08:38:08
  • 3
  • 更新:2025-04-18 08:38:08

深市民企韧性凸显:2024年经营业绩稳中向好

  本报记者 毛艺融

 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平台,深圳证券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深交所”)始终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之一。近年来,深交所通过完善制度机制、搭建交流平台、优化融资环境等多方面举措,助力民营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、增强市场信心,为民营经济注入新动能。

  相关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民营经济已成为深市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。截至2025年3月末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达2181家,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76%;市值合计22.65万亿元,占深市总市值的69%。

  在新兴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

  2024年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依然展现出稳健的经营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.23万亿元,同比增长2.02%;截至4月15日,深市共582家民营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,上述公司去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.25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2%;累计实现净利润4199亿元,同比增长约1%。

  从行业分布来看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在高端装备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,占比超过七成。2024年以来,新上市的民营公司中,超过五成集中在先进制造、绿色低碳、数字经济等领域,显示出民营经济在新兴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。

  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千亿市值龙头企业,成为深市民营企业的标杆。这些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,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,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。

  此外,深交所通过“成长新启航・民企百舸竞中流”业绩说明会主题周活动,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。主题周期间,有近百家深市民营企业召开业绩说明会。

  此次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,既体现了对自身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心,也映射出深交所服务民营经济的平台枢纽功能。深交所通过搭建专业化交流平台,有效架起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桥梁,助力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规范度与信息透明度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  深市公司创新主体地位凸显

  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。近年来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、技术创新和专利积累方面持续发力,凸显了其作为创新主体的领先地位。

  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三季度,深市民营上市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475亿元,同比增长3.98%,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20万人,专利数量超过68万个。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,也体现了其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。

  注册制改革的推进,也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潜力。在注册制下新上市的公司中,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%,涌现出软通动力信息技术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、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创新“领跑者”和产业“排头兵”,这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支持,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,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  具体来看,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围绕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领域,开发电动执行机构、无框力矩电机等新产品,并成功实现量产。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1项,其中发明专利2项,新增软件著作权4项,研发投入占比达4.07%。

  惠州市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在汽车电子领域跑出智能化“加速度”。2024年,公司营业收入达101.58亿元,同比增长42.33%;归母净利润6.51亿元,同比增长40.13%。其在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、智能网联三大领域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,使其HUD、车载手机无线充电等产品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名。

  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聚焦高密度光互连领域,实现了多芯低损插芯、光柔性板布纤方案、高速光模块等技术突破,展现了其在AI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的创新实力。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.73%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.46%。

  浙江美力科技(维权)股份有限公司则凭借高端弹簧产品的研发和生产,连续两年实现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%。公司与吉利汽车、比亚迪汽车、华晨宝马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全球化采购系统。

  深交所通过完善融资工具、优化债券融资支持机制、引导长期资金配置等举措,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近两年,深市支持166家民营企业上市融资,首发募集资金1532.6亿元;支持258家次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,募集资金2229.9亿元。同时,深交所发布深证民企50、深证民企成长等指数,进一步增强市场对民营企业的价值投资共识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,在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的双重助力下,深市民营企业有望在创新引领、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中实现更大突破,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
有话要说...